脚手架,是工程所需工具,地位非常重要,接下来就由嘉伟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
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。
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如下:
1.脚手架名称
除前面分类中已列名称外,尚有以下称谓:
(1)安装脚手架 用于结构和设备安装的脚手架;
(2)受料架(台) 用于存放材料的脚手架(台架);
(3)转运栈桥架 用于转运材料的栈桥型脚手架;
(4)模板支撑架 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模板支架;
(5)安装支撑架 用于安装作业的支撑架;
(6)临时支撑架 用于临时支撑和加固用途的支架;
(7)拦(围)护架 用于**拦(围)护的脚手架;
(8)插口架 穿过墙体洞口(包括框架结构未砌墙体时)设置挑支和撑拉构造的挑脚手架或挂脚手架;
(9)桥式脚手架 由附着于墙体的支撑柱和桁架梁式作业台组成的脚手架;
(10)敞开式脚手架 仅在作业层设栏杆和挡脚板,以及立面挂大孔
**网,无其他封闭围护遮挡(挡风)的脚手架;
(11)局部封闭脚手架
**围护、遮挡面积小于30%的脚手架;
(12)半封闭脚手架
脚手架,是工程所需工具,地位非常重要,接下来就由嘉伟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。
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如下:
1.脚手架名称
除前面分类中已列名称外,尚有以下称谓:
(1)安装脚手架 用于结构和设备安装的脚手架;
(2)受料架(台) 用于存放材料的脚手架(台架);
(3)转运栈桥架 用于转运材料的栈桥型脚手架;
(4)模板支撑架 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模板支架;
(5)安装支撑架 用于安装作业的支撑架;
(6)临时支撑架 用于临时支撑和加固用途的支架;
(7)拦(围)护架 用于**拦(围)护的脚手架;
(8)插口架 穿过墙体洞口(包括框架结构未砌墙体时)设置挑支和撑拉构造的挑脚手架或挂脚手架;
(9)桥式脚手架 由附着于墙体的支撑柱和桁架梁式作业台组成的脚手架;
(10)敞开式脚手架 仅在作业层设栏杆和挡脚板,以及立面挂大孔**网,无其他封闭围护遮挡(挡风)的脚手架;
(11)局部封闭脚手架 **围护、遮挡面积小于30%的脚手架;
(12)半封闭脚手架 安全围护、遮挡面积占30%~70%的脚手架;
(13)全封闭脚手架 采用挡风材料、沿脚手架四周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;
(14)试验脚手架 按1:1比例搭设的、只用于试验目的的脚手架。
2.杆配件
(1)立杆 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;
(2)外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不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;
(3)内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;
(4)平杆(水平杆或横杆) 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;
(5)纵向平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平杆;
(6)横向平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平杆;
(7)斜杆 与脚手架立杆或平杆斜交的杆件;
(8)斜拉杆 承受拉力作用的斜杆;
(9)剪刀撑 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(泛指沿竖向设置者);
(10)水平剪刀撑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剪刀撑;
(11)扫地杆 贴近地面、连接立杆根部的平杆;
(12)纵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;
(13)横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;
(14)封口杆 连接首步门架两侧立柱的横向扫地杆;
(15)连墙件 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结构的构件;
(16)扣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件;
(17)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连接的扣件;
(18)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连接的扣件;
(19)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;
(20)底座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;
(21)固定底座 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;
(22)可调底座 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;
(23)垫板 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板;
(24)垫木 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方木;
(25)脚手板 用于构造作业层架面的板材;
(26)挂扣式定型钢脚手板 两端设有挂扣支搭构造的定型钢脚手板;
(27)门架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门形构件;
(28)同列门架 平面中线重合、前后平行的一列门架;
(29)同排门架 平面水平投影线重合、左右相邻的一排门架;
(30)门架立柱 门架两侧的主立杆;
(31)交叉支撑 连接相邻门架的竖向定型剪刀撑;
(32)水平架(平行架) 水平挂扣于相邻门架横梁之间的框式构件;
(33)托座 插于立杆或门架立柱顶部的、用于支承模板的撑托件;
(34)固定托座 不能调整支托高度的托座;
(35)可调托座 能够调节支托高度的托座;
(36)平托撑 用于水平支顶的托撑;
(37)脚轮 装于脚手架底部的行走轮。
3.几何参数
(1)步距 上下平杆之间的距离或门架的设置高度;
(2)立杆间距 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;
(3)立杆纵距 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;
(4)立杆横距 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(单排脚手架为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);
(5)门架间距 同排相邻门架毗邻立柱之间的轴线距离;
(6)门架架距 同列相邻门架同侧立柱之间的轴线距离;
(7)脚手架高度 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平杆上皮的垂直距离;
(8)脚手架长度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;
(9)脚手架宽度 脚手架横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;
(10)连墙点竖距 上下相邻连墙点之间的垂直距离;
(11)连墙点横距 左右相邻连墙点之间的水平距离。
4.其他
(1)基本构架结构 脚手架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构架结构部分(不包括脚手板);
(2)作业层 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;
(3)立网 竖向设置的**网;
(4)平网 水平设置的**网;
(5)首层网 在底层设置的平网;
(6)随层网 紧靠施工作业层设置的平网;
(7)层间网 沿高度按规定竖向间距设置的平网;
(g)节点 脚手架杆件的交汇点;
(9)主节点 立杆、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的三杆交汇点;
(10)恒荷载 脚手架构架、脚手板、防护设施等的自重;
(11)施工荷载 作业层架面上人员、器具和材料的重量。
注:以上术语的说明,仅为正确理解术语之用。围护、遮挡面积占30%~70%的脚手架;
(13)全封闭脚手架 采用挡风材料、沿脚手架四周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;
(14)试验脚手架 按1:1比例搭设的、只用于试验目的的脚手架。
2.杆配件
(1)立杆 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;
(2)外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不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;
(3)内立杆 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;
(4)平杆(水平杆或横杆) 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;
(5)纵向平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平杆;
(6)横向平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平杆;
(7)斜杆 与脚手架立杆或平杆斜交的杆件;
(8)斜拉杆 承受拉力作用的斜杆;
(9)剪刀撑 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(泛指沿竖向设置者);
(10)水平剪刀撑 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剪刀撑;
(11)扫地杆 贴近地面、连接立杆根部的平杆;
(12)纵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;
(13)横向扫地杆 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;
(14)封口杆 连接首步门架两侧立柱的横向扫地杆;
(15)连墙件 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结构的构件;
(16)扣件 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件;
(17)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连接的扣件;
(18)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连接的扣件;
(19)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;
(20)底座 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;
(21)固定底座 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;
(22)可调底座 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;
(23)垫板 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板;
(24)垫木 设于底座之下的支垫方木;
(25)脚手板 用于构造作业层架面的板材;
(26)挂扣式定型钢脚手板 两端设有挂扣支搭构造的定型钢脚手板;
(27)门架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门形构件;
(28)同列门架 平面中线重合、前后平行的一列门架;
(29)同排门架 平面水平投影线重合、左右相邻的一排门架;
(30)门架立柱 门架两侧的主立杆;
(31)交叉支撑 连接相邻门架的竖向定型剪刀撑;
(32)水平架(平行架) 水平挂扣于相邻门架横梁之间的框式构件;
(33)托座 插于立杆或门架立柱顶部的、用于支承模板的撑托件;
(34)固定托座 不能调整支托高度的托座;
(35)可调托座 能够调节支托高度的托座;
(36)平托撑 用于水平支顶的托撑;
(37)脚轮 装于脚手架底部的行走轮。
3.几何参数
(1)步距 上下平杆之间的距离或门架的设置高度;
(2)立杆间距 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;
(3)立杆纵距 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;
(4)立杆横距 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(单排脚手架为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);
(5)门架间距 同排相邻门架毗邻立柱之间的轴线距离;
(6)门架架距 同列相邻门架同侧立柱之间的轴线距离;
(7)脚手架高度 自立杆底座下皮至架顶平杆上皮的垂直距离;
(8)脚手架长度 脚手架纵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;
(9)脚手架宽度 脚手架横向两端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;
(10)连墙点竖距 上下相邻连墙点之间的垂直距离;
(11)连墙点横距 左右相邻连墙点之间的水平距离。
4.其他
(1)基本构架结构 脚手架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构架结构部分(不包括脚手板);
(2)作业层 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;
(3)立网 竖向设置的
**网;
(4)平网 水平设置的
**网;
(5)首层网 在底层设置的平网;
(6)随层网 紧靠施工作业层设置的平网;
(7)层间网 沿高度按规定竖向间距设置的平网;
(g)节点 脚手架杆件的交汇点;
(9)主节点 立杆、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的三杆交汇点;
(10)恒荷载 脚手架构架、脚手板、防护设施等的自重;
(11)施工荷载 作业层架面上人员、器具和材料的重量。
注:以上术语的说明,仅为正确理解术语之用。